本報訊(吳建軒 高媛媛)近日,農行陜西省分行研究出臺進一步支持新經濟、新領域、新行業、新業態發展的指導意見,采取聯動營銷、優化流程、創新擔保、創新產品等七大硬措施,加快推進全省“三個經濟”建設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據了解,該行上半年投向陜西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區域綠色發展等方面的貸款超過20億元,約占全行新增貸款的10%。
針對陜西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的新形勢,農行陜西省分行把支持新經濟新領域作為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加快經營轉型、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舉措,積極對接省委、省政府經濟工作部署,結合省情、行情,做好金融服務布局,加快信貸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爭做金融服務新經濟新領域的主力軍。2018年以來,營銷落地中軟國際、中興克瑞斯半導體、虹寧基板、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陜鼓動力等重點客戶和重大項目,累計向液晶顯示、軟件服務、現代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領域投放貸款50億元。
為明確發展定位,實現對新經濟新領域金融服務的精準指導,該行制定下發了《2019-2021年優化調整信貸結構實施意見》《2019年信貸政策指引實施意見》,確定以西安、咸陽、寶雞、渭南等區域為金融服務和信貸投放重點,全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加大支持航空航天、核工業等主導產業及中國制造2025,服務落實國家戰略。積極支持現代服務業、區域綠色發展、高壓開關數字化、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等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
農行陜西省分行加強與各級政府及工商、稅務、外貿、海關等職能部門的溝通聯系,對轄內新經濟新領域客戶逐一上門拜訪,了解客戶金融需求,區分客戶、行業或產業鏈制定營銷清單和金融服務方案。對納入重點營銷名單或營銷難度較大的客戶,通過上下級聯動、前后臺聯動、成立專家小組等措施,會商解決疑難問題,實現精準有效營銷。對新經濟新領域的信貸業務,優化調查、審查、審批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對新經濟新領域風險難以把控的項目,積極引入外部評估,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有風險但有益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項目。
該行將新經濟新領域客戶納入平行作業范疇,客戶部門與信用管理部門在貸前環節組成聯合作業團隊,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設立新經濟新領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優先調查、優先辦結。對新經濟新領域的優質客戶,可比照金融同業的準入標準和條件,積極跟進營銷,比照同業設定融資方案,積極組建外部銀團或拼盤貸款,加快項目開工建設。
該行以金融服務科技成果轉化為突破口,支持了楊凌創新創業園孵化器建設。積極探索“投貸聯動”服務科技創新的新路徑。成功推動實施全省“新型政銀擔”業務落地。主動參與國家和地方政府設立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知識產權運營基金運作,推動完善政府風險補償基金、保險公司、政策性擔保機構等政府增信機制。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負債水平合理、信用記錄良好、市場競爭力強的新經濟新領域優質客戶,核定適當額度的信用方式給予授信。大力推廣秦科貸、納稅e貸、數據網貸、供應鏈融資等金融新產品,為客戶量身定制信貸新產品,提供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強化對新經濟新領域發展的金融支撐。
《各界導報》2019年09月04日 第4420期 第4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