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資委27日聯合召開全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任務部署會指出,劃轉工作要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劃轉國有資本運作管理辦法、中央財政對收繳資金的具體使用辦法等配套措施。業內人士認為,這標志著國資劃轉社保基金將提速。為更好實施國資劃轉,還應提升國企分紅水平,重視劃轉后的管理運作。
劃轉工作要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
養老保險關乎百姓切身利益,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狀況一直以來備受社會關注。
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表示,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養老金的發放有保證。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和人口流動不均衡等因素影響,再加上以前基金不能在省際之間調劑,確實有一些省份存在基金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問題。出于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朝著更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的目的,財政部全面推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今年全面推開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10%國有股權,劃轉至社保基金會和地方相關承接主體,并作為財務投資者,依照規定享有收益權等權利。
“根據進度安排,劃轉工作要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時間緊,任務重。”劉昆說。
劉昆介紹,在中央層面,目前已完成三批67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劃轉工作,劃轉國有資本總額約8601億元。其中,財政部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金融機構劃轉工作已基本完成。
在地方層面,截至2018年底,浙江、云南兩省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分別劃轉國有資本158億元和185億元。
豐富社保基金資產儲備
社保基金會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社保基金資產總額為22353.78億元。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今年以來,國企盈利穩定增長,除已經完成和正在推進劃轉工作的59家中央企業之外,其他40多家中央企業也將盡快創造條件,逐步啟動劃轉工作。
中信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楊帆表示,國資劃轉社保涉及養老金補短板、降費降成本、深化國改、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等多個維度,有望成為系統集成式改革的標桿之一。
楊帆表示,劃轉國資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社保基金資產儲備,以2018年國企凈利潤簡單估算,預計年資本增值收益約3900億元。社保從國資收到的年分紅近790億元,為未來再降社保費率也拓展了空間。此外,劃轉社保在無國有資產流失擔憂下實現股權多元化,倒逼國企強化信息披露、完善治理結構,推動國資監管向“管資本”轉變。
從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維度來看,楊帆表示,國企上市平臺有望提高分紅規模,形成一批高分紅藍籌股公司;從市場成熟化維度來看,國資劃轉將增加社保收入和管理規模,有利于更多機構長線資金流入股市。
重視劃轉后管理運作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根據規定,劃轉完成后,承接主體獲取收益的方式是“分紅為主,運作為輔”。也就是說,國有資本的收益主要來源于股權分紅,今后由各承接主體的同級財政部門統籌考慮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需要和國有資本收益狀況,適時實施收繳,專項用于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
“提升國企分紅水平對于實現劃轉目標,增強制度的可持續性意義重大。”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表示,劃轉后社保獲取收益的方式是“分紅為主,運作為輔”。
梁紅表示,劃轉全面推開只是開始,管理運作更要重視。養老基金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把資金聚集起來實現長期回報。目前來看還有兩個問題待解,一是劃轉國有資本運作管理辦法還未出臺,承接主體的股東權利的行使方式還要與企業原股東通過協議等方式來明確,管理運作難以展開,也將降低潛在的投資收益。二是承接主體方面,各地可能會存在管理運作經驗和能力的分化,從而影響劃轉國資目標的實現。
劉昆表示,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制定劃轉國有資本運作管理辦法、中央財政對收繳資金的具體使用辦法等配套措施。(記者 趙白執南 劉麗靚)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