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許多經濟活動按下“暫停鍵”,2月信貸等金融數據也受到一定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陜西省各家金融機構開通貸款綠色通道,加大對重點領域、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企業信貸支持等影響下,2月,陜西省人民幣貸款增加92.61億元,同比增長10.6%。
分期限看,中長期貸款增加138.66億元,短期貸款增加37.09億元,票據融資減少86.14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減少67.8億元。有行業人士認為,這可能與公眾宅在家減少出行消費、房地產銷售出現暫停等因素有關。相對來說,企業部門貸款受疫情影響小于住戶部門。當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68.43億元。此外,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8億元。
存款方面,2月,陜西省人民幣存款增加564.87億元,同比多增211.22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399.0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20.78億元,機關團體存款增加59.66億元,住戶存款增加5.87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20.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考慮到住戶存款以居民儲蓄存款為主,那么,住戶存款增加,是否意味著居民收入的變化呢?
對此,西安高新區一家金服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春節在1月,企業集中發放工資和獎金,這些資金流向了住戶存款。到了2月,由于消費開銷,花出去了就增加了企業存款。加上近年來居民投資理財意識變化,不同形式的理財產品也造成了儲蓄被分流。因此,居民存款變化與收入沒有關系。
西安交大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談民憲表示,在重大突發事件的影響下,單月金融數據不能客觀全面反映經濟情況。隨著復工進程推進,經濟活動陸續復蘇,3月份金融數據出來以后,或許能更加直觀反映一季度金融運行情況。 華商報記者 李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