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國家稅務總局漢中市南鄭區稅務局聚焦鄉村產業振興,落實落細支持鄉村振興稅費優惠政策,不斷優化辦稅服務體驗,助力稅收紅利直達快享,為鄉村產業發展添底氣,增活力。
稅惠潤新苗,獼猴桃樹長出大產業
走進南鄭區漢山村陜西紅海綠洲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滿山遍野的獼猴桃圓潤飽滿、掛滿枝頭。企業負責人花國軍介紹,早年為解決土地撂荒問題,自己帶頭構建了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組織+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主要種植各類果樹。近年來因其所種植的紅陽獼猴桃口感獨特、儲藏時間久,在本地市場上已經小有名氣。
近年來,陜西省實施“獼猴桃東擴南移”戰略,南鄭獼猴桃產業也隨之快速發展,產品質量和成交價格逐年攀升,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南鄭區稅務部門結合“春雨潤苗”專項行動,助力當地獼猴桃種植產業發展,積極與各種植企業保持緊密聯系,針對其規模特點,推行稅惠資料“人手一本”,發票開具“手把手教”,稅費申報“專人輔導”服務模式,全力支持各獼猴桃種植戶把“小果樹”種成“大產業”。
“我們去年有110萬的銷售額,享受農產品稅收優惠政策,免稅3萬余元,國家的政策好,服務貼心,稅惠紅利釋放讓我們做農產品的信心倍增,現在我們考慮吸納更多的獼猴桃、有機桃、李、杏種植戶加入公司,爭取做大做強!”正忙著搬運獼猴桃的花國軍說道。
云端繪“楓”景,中藥材產業發展勢頭強
南鄭區法鎮片區自然環境優渥,溫度、濕度非常適宜中藥材的生長,從事相關產業發展的農戶和企業也越來越多。
為解決部分中藥材種植企業辦理涉稅事項不便、政策理解不到位等實際問題,南鄭區稅務局結合“云端楓景”特色服務項目,將“楓橋經驗”踐行于稅務工作中,為中藥材種植企業解訴求、疏堵點、送幫扶。在原有分局的管理格局上,成立了11個“楓橋式”黨支部,集中優勢力量選派業務骨干,推動服務下沉,暢通稅企聯絡和問題反饋渠道,將納稅人繳費人的困難解決在一線。圍繞“稅費服務不缺位、更智能”目標,打造了“志愿云呼叫”微信小程序,為納稅人提供微信小程序“下單”,稅務部門在線“接單”的服務新體驗,讓稅費服務“觸網上云”、隨叫隨到。
“手機上填寫需求,稅務干部上門服務,幫助我們享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我又能把這些資金用到引進種植技術、擴大種植規模上面去了。”在漢中慶豐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裝箱車間里,企業法人陶成慶喜笑顏開,手中一刻不停地把剛收獲的藥材地打包裝箱。“接下來我計劃把瓜蔞種植面積提升到200畝、虎杖提高到70畝,隨著我們種植規模擴大和產量提升,周邊的不少脫貧戶也打算加入進來。”
管家優服務,鄉鎮工廠揚帆出海
“裁剪、縫制、熨燙……”在陜西潤心然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百余名工人們正在工作臺前忙碌著,一件件精美的棉服成衣經過工人的巧手,從流水線上走下,不久之后,這批產品就將出海遠航,銷往德國和意大利。
作為“蘇陜協作”企業,潤心然服飾有限公司天生就蘊含著以產業振興帶動當地鄉村振興的基因。據了解,潤心然服飾公司同當地建立了帶貧益貧機制,將連續三年為當地脫貧戶和三類人群分紅19.2萬元,覆蓋群眾230人,并為鎮域內困難勞動力提供不低于100個就業崗位。開到了村民家門口的潤心然服飾工廠,正是鄉村產業振興生動鮮活的注腳,企業發展不僅帶動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長,更為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今年以來,南鄭區稅務部門深化“稅務管家+”服務機制,深入企業問計問需,為企業精準把脈制定個性化、精細化的稅收服務清單,一系列優化創新實施的稅費優惠政策精準惠及到企業。在了解到企業有出口退稅的業務需求后,南鄭區稅務部門靠前服務,迅速派出工作專班主動對接,第一時間上門輔導,梳理退稅流程,輔導企業填報,確保企業及時準確享受政策紅利。
陜西潤心然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胡春紅十分感慨:“稅務部門主動聯系我們,上門走訪調研,針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一對一’輔導講解優惠政策,幫助我們解決在享受出口退稅政策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讓我們倍感溫暖。”
下一步,南鄭區稅務部門將進一步深入開展“春雨潤苗”專項行動,聚焦鄉村產業發展振興,圍繞“提質效、強賦能、促升級”主題,不斷提升稅費服務質效,精準對接企業涉稅需求,用好稅惠政策,為鄉村振興事業“培土施肥”。(李倩茹 吳江 王千航)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