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姣姣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全國14億人的神經,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宅在家,少外出”的同時,不少腫瘤患者憂慮漸起:出門可能感染,不出門可能延誤治療或者影響病情。
這種擔心確有其由,腫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低,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而其中又以肺部腫瘤患者首當其沖。毫無疑問的是,此次新冠病毒以引發肺部損傷及炎癥反應為主,嚴重時可引起肺部氣體交換障礙,這對于肺部腫瘤患者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需要倍加小心。省政協委員、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雷光焰就腫瘤患者就醫的注意事項作了詳細介紹。
雷光焰表示,對于近期內不明顯影響身體健康的良性或早期腫瘤患者和經綜合治療處于惡性腫瘤緩解期的患者,考慮到腫瘤患者往往存在各種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以及可能合并各種慢性基礎疾病造成的病毒感染易感性,不建議近期進入醫院這個易感區域,手術以及其他治療風險增高,建議適度暫緩治療。
而對于因病情需要已安排入院治療的患者,在排除接觸病毒感染者可能的前提下,應對身體狀態進行全面詳細評估,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開展治療。雷光焰說:“如當地具備手術條件,建議就近就醫。”
雷光焰建議,入院前,注意提前辦理預約手續,陪同就醫家屬應注意保護患者,全員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遵從醫院預防檢查與分診流程,盡可能減少陪同人數,避免探視,盡量減少外界接觸,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入院后,住院患者盡量留在自己的病房,減少與病友的交流與接觸,嚴格遵守醫院的防護管理規定,配合工作人員的防護、隔離、消毒措施的執行,要確信,醫院的科學章程將為每一位入院患者與醫護人員提供有力保護。
雷光焰還提醒患者及家屬,腫瘤相關的治療,如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往往伴隨一定的器官、組織或細胞損傷。他強調,手術切除會造成一定器官體創傷,而放療與化療會引起組織細胞的損傷導致炎癥反應,使病人處于高危易感狀態,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極易發展為重癥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強這部分患者的保護和自我保護尤顯重要。
雷光焰建議,在日常護理中,首先應維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中醫認為腫瘤屬于實癥,實則瀉之,因此應飲食清淡,不可積食,保持排便通暢,多吃蔬菜、充分飲水,以保持黏膜功能,有利于抵御病毒。同時,減少對疫情信息的過度關注,減少不科學信息對自己的誤導,不可遺漏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患者朋友與家屬應關注可靠信息,無需盲目恐懼。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