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滿載著冰箱和洗衣機等家電的50個集裝箱,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緩緩駛出西安國際港站,一路向西,約10—12天后抵達歐洲。開往歐洲。這是康佳集團落地西安港,當年建成投產、當年實現出口的首趟班列。
中歐班列長安號自2013年11月首發以來,年度開行量首次突破4000列,截至目前,2022年長安號開行達到4067列,運送貨物總重達368.2萬噸。
據了解,今年以來,西安國際港務區按照“建設世界第一內陸港,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的目標,進一步加快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開行中老、中越國際貨運班列,實現南北、東西國際通道戰略交匯。每周三試運行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西安至德國全程時間僅需9.8天。啟動兌現了啟運港退稅政策,從西安港開展出口業務的企業可以享受和海港、河港一樣的退稅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面對疫情反復,西安國際港務區建立集卡車“綠色通道”,利用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為企業提供訂艙、報關、金融等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切實提升便利化程度和發運體驗,確保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持續增長,為企業穩外貿、拓市場作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我們多措并舉穩運行,確保了中歐班列長安號高質量穩定運行,自長安號2013年開行以來,年度開行量首次突破4000列大關,目前已達到4067列。”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委員、西安綜合保稅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王運動表示。國際港務區在不斷提升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通道樞紐功能的同時,全力推動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加快建設“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園,引進康佳、京虹等高端制造業項目,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有效提升了產業支撐能力。“今天專列搭載的正是入區企業康佳制造的家電產品,中歐班列長安號引導產業聚集的作用正在不斷凸顯。”王運動說。
西安國際港站經過2021年、2022年的站場改造,集結能力持續提升,裝卸線路進一步優化,為外貿企業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服務。“西安國際港站作為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始發站,我們按照優先配貨、優先掛運、優先裝卸、優先查驗的原則,優化作業流程,提高效率,為中歐班列長安號突破4000列提供了堅強的運輸保障。”西安國際港站負責人白寬鋒說。
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表示,西安國際港務區將以“建設世界第一內陸港,打造‘雙循環’核心樞紐”為目標,著力加快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不斷擴大“+西歐”朋友圈,著力推進港產、港貿、港城融合發展,為西安打造活力迸發的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陸港力量。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