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記者從西安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全年開行量達4985自然列,核心指標繼續保持全國領先,集結中心建設邁入嶄新階段,成為全國向西開放的“黃金通道”。
據西安浐灞國際港管委會主任楊兵介紹,2024年浐灞國際港拓展內外聯通,使得現代物流體系交織成網。新開行了西安—格魯吉亞波季線路,中歐班列(西安)國際干線達到18條,運輸范圍覆蓋歐亞大陸全境;新增浙江臺州、江蘇宿遷等合作城市,“+西歐”集結線路達到26條;特別是與浙江海港集團加強合作,全年東向海鐵聯運班列開行498列,增速達到15.5%;向南開行至越南、老撾等互聯互通班列,實現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在西安的集結交匯,基本構成面向歐亞、通達全球的現代物流體系。
其次,浐灞國際港深化對外合作,國際樞紐能級躍升。與哈薩克斯坦鐵路合作,建成投用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全國班列開行城市中第一個境外投資鐵路物流樞紐項目——阿拉木圖中哈物流場站將于今年建成投入使用;與阿塞拜疆鐵路、俄羅斯鐵路合作,加快建設巴庫、謝利亞季諾等境外物流場站,實現中歐、中亞“樞紐對樞紐”的升級。同時,“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掛牌運行,中亞公園正式開園,西安領事館區加速建設,可以辦理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26國簽證,高質量開放動能更加強勁。
同時,浐灞國際港以數字創新引領,班列運行質效雙提升。對外與哈鐵數據互聯互通,在境內率先實現海關、鐵路數據聯通、智能報關、出口集結前置、啟運港退稅、集裝箱循環運輸等,運行效率提高1/3以上。班列云艙系統上線運行,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一票制國際聯運全程服務,報關、制單時間由5—7小時降為5分鐘以內。深化與寧波港、青島港等沿海港口信息化合作,“浙江e港通”在西安國際港落地運營,實現“兩港如一港,陸港如海港”,為陸海內外聯動注入新活力。
此外,加密開行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班列,時效由15—23天降為11天左右,基本實現“天天班”。截至2024年底,累計開行跨里海班列292列,其中2024年開行187列,呈幾何式增長。特別是2024年9月,成功舉辦中歐班列(西安)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暨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對接洽談會,該會議規格高、影響大、成果多,發布兩大倡議,分別是《高質量共建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合作共建高水平開放的現代化國際物流體系》,為加快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