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西安)今年以來開行突破600列。(通訊員 劉一江 攝)
■首席記者 梁璠
3月3日上午,滿載日用百貨、汽車配件、化妝品等貨物的X815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一路向西開往德國杜伊斯堡,標志著中歐班列(西安)今年以來開行量突破600列。
運輸組織不斷優化多項指標再創新高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西安)開行量顯著增長。西安鐵路局聯合園區各單位開展中歐班列降本提質增效攻關,成立精益改善團隊,從需求受理、裝車組織、上線發車等環節進行流程優化,經過反復驗證實踐,綜合降低班列返程成本20%,集結效率較以前提高了52.9%。
通過科學調度、精準配載和高效協同,西安國際港站實現了班列到發的高效運轉。2月28日,西安國際港站開行中歐班列24列,平均一小時就有一趟中歐班列在西安國際港站發出或抵達,創西安國際港站單日到發中歐班列最高紀錄,充分展現了運輸組織優化的顯著成效。
據了解,西安國際港站作為全國首個累計開行中歐班列突破2.5萬列的車站,已開通18條國際運輸干線,連接國內26條集結線路,實現了歐亞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
加快數字化場站建設提升班列開行品質
為提升中歐班列(西安)的開行品質,西安鐵路局依托西安國際港站的區位優勢,開發上線了智能場站綜合服務智能化管理系統。該系統通過門禁采集汽車車號、箱號識別、視頻監控數據、貨物稱重等功能,實現了與95306系統及綜合服務平臺的數據共享。
今年以來,西安鐵路物流中心西安國際港營業部為園區內15家單位、百余名運輸司機創建系統身份信息,引導客戶企業線上登記,為進出門場站信息管理提供了更準確的數據支撐。
此外,西安鐵路局還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了生產作業集中指揮、全流程預警監控、生產數據全面分析和突發事件及時處置。西安國際港站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實現了海關與鐵路數據的互聯互通,大幅提升了通關效率和運輸時效。僅是從境外換裝這一方面來說,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的口岸換裝時間從2至3天縮短至3小時,為中歐班列的“智慧物流”樹立了新標桿。
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春節過后,為滿足企業復工和外貿運輸需求,西安鐵路局提前對接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比亞迪等重點客戶,根據貨品存貨情況和發貨安排,動態優化調整班列開行方案,并依托新豐鎮路網性編組站作業能力,成列集結班列開行所需車體向西安國際港站供給,為復工企業物資運輸及時配備運載能力。
“為保持中歐班列(西安)良好的開行勢頭,我們組建了中歐班列專班,圍繞中鐵國際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等36家中歐班列企業產品種類及運輸需求,‘一企一案’制定客戶檔案,‘量體裁衣’解決運輸需求,確保貨物快裝快卸、安全運行。”西安鐵路局西安鐵路物流中心國際港營業室值班主任劉順利說。
近年來,西安鐵路局聯合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加大與重點客戶對接力度,優化班列開行線路布局,拓展大宗商品進口貨源渠道,不斷加密各線路進口班列開行。同時在多變的國際局勢下,高頻穩定開行每周“四去三回”境內外全程時刻表班列。自2022年10月首次開行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的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以來,截至3月2日,已累計開行435列。
下一步,西安鐵路局將持續加強與西安浐灞國際港、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西安國際陸港集團多式聯運公司、中鐵集裝箱西安分公司等相關單位的合作,加速建成西安國際港智能場站,不斷加大中歐班列開行力度,提升班列開行品質,為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構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