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李榮)為有效防范和積極應對2020年秋冬季可能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10月31日,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積極響應省科協、省科技廳號召,在止園飯店舉辦“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防控知識培訓班”,開啟線上線下同步直播。陜西省科協科普部副部長楊軍勝出席。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會長、陜西省保健局副局長肖剛致辭,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秘書長高少才主持。
會議邀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國家第二批中醫援鄂醫療隊隊長張耀圣主任醫師,知名中醫專家劉華為主任醫師、米烈漢主任醫師、雷根平主任醫師、屈小元主任醫師、楊璞葉主任醫師、高少才副主任醫師、聞新麗主任醫師、陳萍主任醫師等親自為大家授課。與會專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分享了自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的經驗,為陜西省2020年秋冬季疫情的防控工作提供了知識儲備。
培訓班上,八位老師分別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中醫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對于新冠疫情的認識與看法。米烈漢教授結合自身多年臨床實踐經驗,以及對新冠肺炎中醫認識與預防,立足于長安米氏內科流派“宗氣為本”學術思想,顧護宗氣,增強機體免疫力,補虛扶正以祛邪。張耀圣基于對“新冠”治療的實踐和思考,總結到今后的中醫藥研究發展,挖掘中醫藥理論,結合臨床,遵循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實際問題,認為中醫的理論體系和作用具有著超越時空的智慧。劉華為用“五行化氣論”對辯治新冠展開了思考,認為新冠病毒是自然界或非自然界的氣機氣化,即“形氣轉化”的失常而發生的,新冠病毒感染人體是自然界與人體氣化失常的表現,人與人傳染是氣化失司,同氣相求,同類相召的表現。
曾代表陜西醫療隊前往武漢一線的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雷根平和陜西省質控辦主任屈小元根據自身防疫經驗,對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做了具體的解讀:在預防方面,屈小元提倡驅邪扶正、調理飲食、控制情緒、導引強身和中藥預防。雷根平根據患者發病特點和信息采集,認為在治病過程中,應針對核心病機,結合不同發病特點和臨床表現進行個體化的辨證論治。同時,在治療上,屈小元、雷根平根據新冠肺炎診療指南上劃分的輕癥、普通型和重癥,分別推薦了辯證施治方案,根據不同癥狀,選用不同治療方案。此外,對于處于醫學觀察期乏力伴發熱癥狀的患者,也推薦了幾種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里的中成藥,例如疏風解毒膠囊。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疏風解毒膠囊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四、五、六、七、八版)作為推薦用藥。
作為陜西防疫第一線,陜西省傳染病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楊璞葉主任,則從病理學角度探討中西醫結合在新冠肺炎診療中的優勢,同時從《內經》“飲入于胃”的角度探討了中藥在新冠肺炎腹瀉癥狀上的應用。
培訓會上,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副秘書長聞新麗基于中醫理論中的“五運六氣”學說探討了今年疫情的演變。她主張中醫“天人合一”理念,將人體表現在外的癥候與患者發病時的天時、地利因素相結合來診治,調整臟腑的陰陽與天地運氣相對應,方是治病之本。
陜西省中醫藥專家協會秘書長高少才則是從《內經》出發,探討了中醫藥對疫情的防治作用。他認為像東漢張仲景、隋唐孫思邈等這些名醫的防疫思想和手段源自于醫學圣典《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陜西省中醫藥科技開發研究會秘書長陳萍科普新冠防治三板斧“傳染病—病毒滅活隔離—呼吸防護”等知識。
本次培訓會,傳遞了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在各位專家以及中醫藥醫療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弘揚中醫藥文化和精神。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