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自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后,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
今年3月,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行動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包括實施制度型開放提升行動等六大行動,旨在推動陜西自貿試驗區從“立柱架梁、夯實基礎”走向了“全面推進、提質躍升”的新階段。
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單一窗口”不“單一”
制度型開放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和體現,是適應以貿易、服務為重點領域的開放發展的需要?!缎袆臃桨浮分刑岬揭七M貨物貿易轉型升級,包括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能力,推進與中國(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線上綜合服務平臺融合建設,新增陜西特色服務功能。
據了解,目前陜西“單一窗口”全面推廣應用了國家標準版23大類、875項服務功能,累計注冊用戶13000家,服務外貿企業30000家,完成貨物申報(報關)200萬單,艙單申報160萬單,運輸工具申報30萬單,其服務外貿企業的能力水平已經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此外,陜西“單一窗口”相繼建成并上線運行了全景數據展示平臺、智能客服平臺、智慧云報關平臺等19大類247項特色服務功能。
陜西自貿試驗區內企業西咸新區派特佳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完成了陜西省首份通過電子支付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單,標志著陜西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繳納業務進入電子支付時代。
在陜西“單一窗口”新增特色服務功能方面,“口岸寵物通”出境伴侶動物個人申報系統已完成開發,并于5月15日順利完成首單申報,從申報到出證僅需十幾分鐘,申報全程免費、簽證“立等可取”;同時,還在“單一窗口”地方特色板塊上線了出入境體檢預約功能。
為了讓外貿企業深入了解陜西“單一窗口”相關功能作用,7月18日,陜西省商務廳組織舉辦了中國(陜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業務功能培訓班。未來,陜西“單一窗口”建設將繼續向縱深發展,不斷豐富地方特色服務功能,助力外貿穩量提質。
中歐班列“長安號”集拼中心 圖片來源西安浐灞國際港
中轉集拼更具性價比
2020年7月13日,由西安國際港務區海得邦物流有限公司承接的西安港國際集拼中心首單集拼出口業務順利發運,標志著西安港國際集拼業務正式啟動。
《行動方案》中也提出,要探索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平臺運作模式,吸引全球拼箱企業在西安綜合保稅區和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內設立拼箱中心,允許開展出口拼箱、國際中轉拆拼箱等多業態同場作業;爭取對由境外啟運,經西安綜合保稅區和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換裝、分拆、集拼,再運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中轉貨物不檢驗(法律法規等另有規定的除外)。
對此,西安海關在西安綜保區口岸作業處設立出口集拼中心,今年1月至4月,監管出口拼箱貨物126柜(252標箱)、共1140票,貨物重量達2398.75噸,運輸貨值約2.26億元。
空港綜合保稅區則通過開展首票“區內直轉”業務,使企業在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政策的基礎上,通過設置符合公告要求的“待檢區”,優化倉儲管理系統,就可以實現不出倉庫完成倉儲貨物從“保稅”到“非保稅”性質的轉換,該模式可以提升倉儲貨物的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成果,打造制度型開放新高地,推進國內規則和國際規則的雙向借鑒和相互融通,有利于深化國際貿易合作。而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能力,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平臺運作模式,是陜西自貿試驗區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所做的努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