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7日,西部數博會在西安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開幕式上,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就中歐班列(西安)發展情況向參會人員進行推介,展示了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建設成果、數字化賦能中歐班列(西安)的鮮活案例,吸引了眾多與會代表的關注。
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的發展,始終圍繞“通道+樞紐+網絡”建設,不斷完善港口基礎設施、拓展國際物流通道、提高班列運行效率、降低全程運輸成本、提升綜合服務水平,逐漸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的典范。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擁有綜合保稅區,鐵路一類、公路二類口岸,糧食、肉類、整車進口指定口岸,是國家級多式聯運示范基地、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建成了全國首個擁有3束6線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全國首個內陸自動化無人碼頭,在全國率先開通跨里海國際運輸走廊線路,建成投運哈薩克斯坦西安碼頭。目前,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年集裝箱吞吐量可達540萬標箱,年運力6600萬噸。
中歐班列(西安)現開通國際干線18條、“+西歐”集結線路26條,覆蓋亞歐大陸全境;實施陸港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現海關和鐵路數據聯通、智能報關、集裝箱循環運輸,全程運行時間縮短1/3以上,跨里海班列在途時長由20天至25天縮短到12天;中歐班列運輸成本降低15%以上,比亞迪定制專列每列節省運費約54萬元。今年1-10月,中歐班列(西安)開行4354自然列,增長32.5%,開行量穩居全國第一。運送貨物總重489.9萬噸,同比增長27.5%。發送45.7萬標箱,增長28.9%。
“中歐班列(西安)通過信息技術將物流、運輸、金融等進行有效整合,借助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各環節高效協同與信息的互聯互通。”據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介紹,依托信息化技術,中歐班列(西安)努力實現智能化、協同化、高效化、數字化,優化班列組織模式,為構建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西安浐灞國際港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讓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依托中歐班列(西安)和眾多數字平臺,浐灞國際港已逐步成為未來全球競爭中的參與者,下一步,浐灞國際港將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特點規律和趨勢,搶占數字經濟發展新賽道,跑出數字經濟發展加速度。
(記者 康喬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