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三廠在寧夏回族自治區13家已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的企業中,以96分位列核查得分第一名,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2022年綠色礦山‘回頭看’評估核查。”3月2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2022年綠色礦山“回頭看”核查中,長慶油田采油三廠扎實的工作得到了專家組成員的一致認可,認為采油三廠綠色礦山創建工作名副其實、實至名歸,各項工作亮點紛呈,綠色礦山建設成效顯著,起到了標桿引領作用。
漫步在采油三廠的陜甘寧各個油區,油在城中,城在油中。從高坡到平地,從中心站到井組,處處涌動著綠色的浪潮。這也是采三人在曾經貧瘠的沙堿地上、黃土高原上,邊生產邊生活,與地方政府一起“發展共謀、責任共擔、穩定共抓、環境共建”的底蘊和責任擔當。而在基層采油作業區,含油污泥處理、微生物除油、井下作業高分子軟體平臺、管道清水試壓等新工藝的推廣使用,更是豐富了綠色開采的內涵。這些只是采油三廠推進企業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采油三廠按照“因地制宜、完善標準、分步實施、有序推進、業務牽頭、整體創建”的基本原則,制定綠色礦山建設要求和條件,部署6類100項創建工作,引導全員積極參與創建。同時,從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強技術創新、充分節能減排、切實做好土地復墾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促進油區和諧等角度出發,通過強化站容站貌、高效開發、資源節約與利用、數字化油田、企業形象五大領域建設,有效促進油田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近年來,采油三廠牢固樹立“修建一座井站,增添一片綠色”的理念,對一線油區井場、道路、站點、生活基地進行了全面綠化建設。按照油田公司、地方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及油區綠化工作的要求,把油區綠化與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緊密結合,全力推動油區綠化工作,對新建井場、邊坡、道路、場站進行全面綠化,對部分老基地站點進行補植綠化,確保油田開發與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場站建設與綠色油區全面推進。
據統計,2021年,采油三廠投入300余萬元植樹種草,新增綠化面積10.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92 %。不留余力改善油區的環境,營造青山綠水,讓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美,使荒原戈壁美麗“蝶變”!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在51年的開發建設中,采油三廠始終不忘責任與擔當,在加強油田科學開發的同時,繼續加大環保投入力度,堅持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加大對“三廢”治理和循環利用,大大降低了安全環保風險。
各基層單位自行組織建立水泥式油泥臨時存放點,以源頭治理為根本手段,降低井口回壓,減少跑冒滴漏,減少油泥產生。同時,配發油泥收集桶,采取翻斗車轉運的方式轉運油泥,有效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減少了油泥袋子的使用。另外,開展兩池一溝修復工作,打造清潔文明井場;開展環保“掃雷”行動,排查井場內外油污垃圾,確保井站環保現場達標。
郝坨梁采油作業區堅定“綠色、循環、低碳”新發展理念,以合規管理、達標處置為目標,持續開展采出水、返排液、固體廢物等環保專項整治。著重抓好油田廢液達標處置,實施油泥處理廠、返排液處理站領導干部承包制度;每月開展環保迎檢點專項檢查,每日通報油泥、返排液、采出水運行指標;強化直線部門監管責任履行,推進環保精細化管理。突出源頭管控,提升施工作業現場管理標準,確保井下、油維、土建等承包商清潔環保作業,產生廢物合規處置。大力開展套損井治理、長停井管理、管道隱患治理工作,有效管控環保隱患。
“環保先行,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成為采油三廠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站在新的征程上,“綠”動的強勁脈搏,將助推采油三廠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遠。(曾振宇)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