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省自貿辦副主任孟軍介紹,2017年4月揭牌至2025年2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創新案例985項,38項改革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106項在全省復制推廣。新設經營主體24.08萬家,其中新設企業13.58萬家,是設立前(2.56萬家)的5.3倍。累計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28萬億元,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2.7億美元,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省70%的進出口貿易額,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的1/3以上。
2024年以來,省商務廳積極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各項任務落實。在推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方面,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上線運行金融服務、數據驗證服務等19大類247項地方特色服務功能。實施AEO便利化政策,進出口貨物平均查驗率較常規管理企業降低20%。全面落實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和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優化全省外商投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三星、美光、采埃孚等外企持續加大在陜投資,三星項目成為全國3個標志性外資項目之一。引入兩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基金,總規模4.75億元,全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在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方面,空港新城功能區建成國際郵件、商業快件、跨境電商“三關合一”監管場地,上線運行“互聯網+進口快件跟蹤系統”,落地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款電子支付業務。加快中歐班列長安號跨境電商全國集結中心建設,聚集上下游企業320余家。29家企業在16個國家和地區布局36個“海外倉”。二手車出口“一站式”服務中心在西安國際港站揭牌運營,助力打造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二手車出口集結中心,首創“二手車出口+中歐班列+綜保區集結+啟運港退稅”模式,2024年出口二手車7346臺,同比增長80%。
據介紹,2024年陜西對中亞五國進出口增長48.1%,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0.2%,高出全國13.8個百分點。中歐班列(西安)常態化開通18條國際線路和26條“+西歐”集結線路,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主要指標居全國第一。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開行4985列、貨運52.4萬標箱,分別增長25.1%、21.9%,陜產貨值占比超40%,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已成勢見效。
“我省持續提升西安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制定‘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實施方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成投用。新開復開國際客運航線53條、運營全貨運航線達到7條,客貨運航線通達全球43個國家、88個城市,‘一帶一路’航線覆蓋27個國家、54個城市,實現中亞‘五國七城’通航全覆蓋。”孟軍說,2024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703萬人次、同比增長13.7%,貨郵運輸量達29.05萬噸、同比增長9.3%。
(記者 趙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