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長慶油田采油三廠紅井子采油作業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方針,從技能培訓、隱患排查和設備管理方面入手,為順利完成勞動競賽任務目標“保駕護航”。
抓實技能培訓,夯實安全基點。紅井子采油作業區嚴把員工培訓關,創新構建“互聯網+安全培訓”新模式,依托工匠加油站實訓基地和VR虛擬現實技術培訓系統,在虛擬典型作業場景“零風險”進行模擬操作,進一步提升員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風險辨識意識。編制《較大、禁令、典型問題口袋書》,整理“安全技能云題庫”,依托考試寶線上定期開展安全理論知識測試,讓隨時學、隨時考成為常態。針對油區生產運行特點,按照“責任重于安全,責任決定安全”理念,圍繞“發現隱患點、強化操作規范和責任意識提升”等關鍵環節,廣泛開展安全專題培訓,采取實操演練、現場考核、隨機提問等方式驗證培訓效果,及時做好評估與反饋,目前已累計開展專項培訓25場次,覆蓋員工300余人次。
堅持隱患排查,嚴守安全紅線。針對春季生產特點,紅井子采油作業區建立“作業區—中心站—運維班組”三級隱患排查模式,由安全組牽頭成立隱患排查小組,各中心站積極配合,每天深入各類作業和施工現場,深入剖析潛在風險,持續優化管控機制,對各生產站點油水井、計量間、站庫、生活辦公區等區域開展“拉網式”安全隱患專項排查。重點對消防設施設備、電器設備、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完好、應急處置措施掌握情況等內容進行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限定整改時間,落實整改結果,并根據整改情況進行再抽查,確保隱患排查整治實現閉環管理。遵循“誰主管誰負責、誰實施誰負責、誰的屬地誰負責”原則,構建“三位一體”責任管控體系,針對148項檢維修作業及非常規作業,建立“風險分級管控清單”,推行“現場監督檢查+遠程視頻督查”雙重監督機制,讓作業違章率同比下降62%,風險管控效率提升45%,實現了安全生產從“人防”到“技防”的全面提升。
強化設備管理,拉起安全之網。為減少設備故障率,提升設備使用效率,紅井子采油作業區以“養”為主、修復為輔,按照“誰使用、誰負責”原則,定期對油區各類設備進行細致保養及維護,及時消除各類設備“跑、冒、滴、漏”等現象,提高設備“健康指數”。為全面組織好設備保養工作,由設備組牽頭制定保養計劃,明確責任,細化分工,設置節點目標,保障工作開展有計劃、有落實。同時,深入開展設備隱患自查自改活動,按照設備設施管理制度,認真落實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加大崗位員工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巡回檢查頻次,對隱患問題進行分類整改,確保設備故障早發現、早治療、早排除。(甘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